新聞中心
NEWS
人物丨昆明日報社專題報道公司張偉副總經理
發布日期:2020年02月18日 來源:健康昆明城 閱讀:6058

原標題:埋頭實驗室22年,他只為了做好這一件事~

草烏甲素膠丸、燈銀腦通膠囊、健神寧片……這些基于云南豐富中草藥資源研發出來的藥物,背后都有一個名字:張偉。

這個46歲的昆明人申請發明專利50余項、其中第一發明人專利15項。專利技術水平在省內、甚至國內都處于領先。他在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的重大創新,很多已實現產業化應用,并獲得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起來聽聽現任昆明龍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研發總監張偉的故事吧~



制藥周期長風險高,但愿意堅守

image.png
嚴謹、再嚴謹,是張偉對自己的要求~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常被張偉用來形容自己的職業。

與研制其他產品不同的是,研制新藥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

“1997年,與我同一時期進入藥物研發領域的一些伙伴,覺得做藥看不到希望,轉而跑市場或直接改行了?!?2年過去了,路雖越走越孤單,但張偉卻一直在堅守著。

能研制出有臨床價值的藥品,是他最樸素的心愿,也是他最大的滿足。

image.png
制新藥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

要想成功研制出一款新藥,談何容易?單單是前期各種數據的檢測、評估工作,就要耗費數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

張偉時常面對空蕩蕩的實驗室和冷冰冰的實驗器材,即便逢年過節也是如此,遇上卡時間的項目,加班更是家常便飯。

在實驗室里工作,看似比較體面,但是卻沒有想象中的輕松。每天有做不完的實驗,接觸不同的化學藥品,對身體是一種考驗。

image.png
做藥物研究會有很多“職業病”~

例如過多吸入醋酸這類揮發性氣體,對呼吸道和鼻黏膜都是一種負擔,會造成黏膜受損或出現炎癥反應。對張偉而言,自己的嗅覺不太靈敏了,正是長期吸入醋酸等刺激性氣體帶來的“職業病”。

做藥是實驗科學,一丁點數據的無效或偏差,就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甚至會導致投資項目失敗。

因此,很多時候張偉一頭扎進實驗室就是10多個小時,甚至10多天都待在公司不回家,就是為了跟一個數據“較勁”。


    雖有成就,始終初心不改


其實早在張偉上大學時,就與藥物研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張偉本科學的是應用化學,1997年大學剛畢業,張偉就進入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這一待,就是19年。

盡管化學專業與藥物研究有一定關聯,但僅僅只有化學基礎是不夠的。為了能在制藥領悟深耕下去,張偉在工作期間又在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原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復旦大學藥學院及云南中醫藥大學深造。

image.png
張偉和同事們扎在實驗室研究新藥~

在這期間,張偉參與過不少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學技術項目。參與申報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申報工作;參與籌建了天然產物國家標準樣品定值實驗室……

他個人也因為參與1類新藥人參三醇二琥酯鈉項目研發,榮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發明二等獎。參與草烏甲素膠丸項目研發榮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此外,張偉還申請發明專利50余件,授權發明專利40件。這其中,涵蓋了藥物品種的化合物、組合物、晶型等專利,不少專利也有產業化轉化,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他還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過論文20多篇,內容涉及燈盞花素、草烏甲素、芒果苷等品種研究。

從懵懂少年、到沉穩中年,張偉在制藥領域獲得無數榮譽、得到很多人認可,但他始終不驕不躁,默默悶在實驗室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離開舒適區,只為讓更多人受益


決定離開昆藥集團、卸去此前19年在昆藥集團取得的頭銜與榮譽時,他的第二個孩子剛剛出生。

雖然未來似披著一層霧,看不清前進的道路。但張偉懷揣著對科研的無限熱愛與赤誠,說服了家人,并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來到龍津藥業。

“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龍津藥業新藥少、在生產和銷售的產品也少,我覺得我來到這里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能做的事情會更多?!睆垈ヌ寡?。

image.png
龍津藥業研發部人員逐漸增多~

張偉進入龍津藥業時,龍津藥業研發部雖然有約10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但是研發的儀器設備有限,研發人員也少。

“想要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一定要有技術創新?!痹诠径聲С窒?,張偉建立了以公司投入為主,政府投入為輔,市場運作為補的研發投入機制。

并將科研項目的投入作為公司高級管理團隊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加強公司自主創新能力。

今年是張偉來到龍津藥業的第3個年頭,在他的帶領和開拓下,龍津藥業也打開了新的局面,實現了戰略轉型升級。

image.png
龍津藥業組建了一支有較強實力的科研團隊~

目前,龍津藥業擁有價值達1500多萬元的用于技術開發的儀器設備,新建了多個分工明確的實驗室。

組建立了一支在藥物的提取分離、化學合成,制劑研制、藥物分析檢測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的科研團隊。聘請國內知名院士、專家擔任專家委員會委員。

image.png
龍津藥業有多個分工明確的實驗室~

在張偉主導下,龍津藥業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云南中科龍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開展多肽類創新藥物研究,孵化有苗頭的多肽藥物項目,以此幫助龍津藥業拓展和布局新的生物制藥領域。

2019年5月,龍津藥業開始進軍仿制藥市場。成立控股子公司江蘇龍津康佑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引進印度先進的仿制藥技術,高效率開發有一定技術壁壘的心腦血管和代謝性疾病的仿制藥。


每天到龍津藥業上班往返要花上近3個多小時,為了一項研究數據住在公司10多天不回家……

盡管目前還沒有成果顯現,但張偉堅信,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地走下去,一定能研發出更多有臨床價值的藥品,詮釋出屬于制藥人的工匠精神,豐富昆明生物醫藥產業鏈。



記者:張曉莉、楊艷萍
攝影:孟祝斌
編輯:張曉莉
責編:廖晶蓉
審核:楊世玥

首發媒體:昆明日報社微信公眾號《昆明健康城》

引用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T5Y15EDvfnwXMEk5Nqw_Qw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婷婷